国际贸易网络枢纽地位的决定机制研究

被引:32
作者
洪俊杰 [1 ]
商辉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际贸易网络; 枢纽地位; 比较优势;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9.10.001
中图分类号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探讨国际贸易网络中国家枢纽地位演变的背后机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国家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一国比较优势的改善有利于提升其枢纽地位,但母国市场、技术进步、制度支持、人口结构等优势要素对其枢纽地位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开放程度等传统优势要素,且国家异质性及产品贸易网络异质性存在一定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地,通过分析优势要素重要性演变发现,制度质量、技术进步、母国市场和人口结构等优势要素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上述发现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构建新的综合优势,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共轭环流论”:理论与证据 [J].
洪俊杰 ;
商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1) :42-64+205
[2]   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制度质量与制造业分工地位——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 [J].
杜运苏 ;
彭冬冬 .
国际贸易问题, 2019, (01) :41-53
[3]   制造业服务化与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 [J].
杜运苏 ;
彭冬冬 .
财贸经济, 2018, 39 (02) :102-117
[4]   进口贸易自由化是否影响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J].
盛斌 ;
毛其淋 .
世界经济, 2017, 40 (12) :52-75
[5]   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视角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6, (04) :14-22
[6]   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J].
马述忠 ;
任婉婉 ;
吴国杰 .
管理世界, 2016, (03) :60-72
[7]   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冲击与增长效率:国际比较的启示 [J].
陆明涛 ;
袁富华 ;
张平 .
世界经济, 2016, 39 (01) :24-51
[8]   制度质量如何影响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 [J].
戴翔 ;
郑岚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12) :51-63+132
[9]   “一带一路”高端制造业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指数随机图分析 [J].
许和连 ;
孙天阳 ;
成丽红 .
财贸经济, 2015, (12) :74-88
[10]   全球价值链研究及国际贸易格局分析 [J].
鞠建东 ;
余心玎 .
经济学报, 2014, 1 (02) :12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