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中心性分析的中国交通网络互补性的空间格局

被引:15
作者
刘承良 [1 ,2 ,3 ]
殷美元 [1 ]
黄丽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
[3] 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
关键词
互补度; 显性比较优势; 多中心性分析; 综合交通网络; 复杂网络; 地级及以上城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10.004
中图分类号
F5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基于强度、介数和紧密度多中心性指标,构建城际交通互补度模型,刻画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间铁路、公路与航空网络的互补性空间格局:中国过半城市为铁路—公路"双轮驱动型",主要连绵呈片状展布于东北、东南沿海及中部地区,以航空为主导交通方式的城市基本呈点状镶嵌于一线或省会城市;铁路与公路互补程度最高,且高值区高度集聚于西部省份,铁路与航空互补度高值区相对集中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城市群,以及东部京津冀和珠三角,而公路与航空互补度峰值区分布零散,主要呈点状分布于各省会城市;整体上,综合交通互补度的空间自相关较弱,局部以铁路—公路互补度集聚程度最高,热点区集聚于西南,冷点区则散落分布于多个省份。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城市网络等级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基于铁路和航空流的比较 [J].
王姣娥 ;
景悦 .
地理学报, 2017, 72 (08) :1508-1519
[2]   铁路客运视角下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及组织模式探讨 [J].
孟德友 ;
冯兴华 ;
文玉钊 .
地理研究, 2017, 36 (07) :1339-1352
[3]   点—轴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 [J].
孙东琪 ;
刘卫东 ;
陈明星 .
经济地理, 2016, 36 (03) :1-8
[4]   高速铁路对城市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铁路客运班列分析 [J].
焦敬娟 ;
王姣娥 ;
金凤君 ;
王涵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265-280
[5]   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空间组织模式 [J].
王成金 ;
程佳佳 ;
马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441-1448
[6]   综合交通运输地理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进展——兼论《交通地理与区域发展丛书》(英文) [J].
王成金 ;
金凤君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 25 (05) :637-639
[7]   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结构演化及复杂性研究 [J].
刘承良 ;
段德忠 ;
余瑞林 ;
罗静 .
地理科学, 2014, 34 (04) :401-410
[8]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J].
程钰 ;
刘雷 ;
任建兰 ;
来逢波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58-1065
[9]   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博弈及其空间效应——以京沪高铁为例 [J].
丁金学 ;
金凤君 ;
王姣娥 ;
刘东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04-110
[10]   中国高铁与民航的空间服务市场竞合分析与模拟 [J].
王姣娥 ;
胡浩 .
地理学报, 2013, 68 (02) :17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