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发展与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被引:29
作者
覃成林
杨晴晴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区域经济;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532.3 [铁路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82303 ; 1201 ;
摘要
笔者使用2003年2012年全国21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分析铁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运营加强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如果一个城市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度高出平均经济联系水平1%,则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会高出平均集聚水平3%6%;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时间越长,对沿线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越大;高速铁路运营通过增强沿线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而显著地促进了这些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沿线城市可以利用高速铁路这个有利因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非沿线城市则要更谨慎地评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析 [J].
盛龙 ;
陆根尧 .
南开经济研究, 2013, (05) :115-129
[2]   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81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丁静秋 ;
赵公民 .
科技管理研究, 2013, 33 (10) :166-170
[3]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翁春颖 .
企业经济, 2013, 32 (04) :123-126
[4]   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J].
张纯 ;
张丽敏 ;
周楚 .
特区经济, 2013, (02) :15-18
[5]   垂直关联、产业互动与双重集聚效应研究 [J].
王硕 ;
郭晓旭 .
财经科学, 2012, (09) :34-41
[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 [J].
高觉民 ;
李晓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51-160
[7]   台湾生产者服务业区位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J].
李非 ;
蒋亚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1) :76-83
[8]   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J].
任英华 ;
邱碧槐 .
经济地理, 2010, 30 (03) :454-459
[9]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陈建军 ;
陈国亮 ;
黄洁 .
管理世界, 2009, (04) :83-95
[10]   中国服务业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与空间分异特征 [J].
申玉铭 ;
邱灵 ;
任旺兵 ;
尚于力 .
地理研究, 2007, (06) :1255-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