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

被引:289
作者
高觉民 [1 ]
李晓慧 [2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机理;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1.06.015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产业视角下进行了分解与重构,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模型,然后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包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方程在内的联立方程组,对其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增长,同时,制造业的增长显著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部门与制造业均呈现互动发展关系。鉴于此,应运用互动机理确立产业结构转型战略,为其营造低交易成本的制度环境,调整和优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和服务外包,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积极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 [J].
代中强 .
产业经济研究, 2008, (04) :22-28
[2]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江静 ;
刘志彪 ;
于明超 .
世界经济, 2007, (08) :52-62
[3]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4-21
[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 [J].
吕政 ;
刘勇 ;
王钦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5-12
[5]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 . Paolo Guerrieri,Valentina Melician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 2005 (4)
[6]   The geographies of producer services [J].
Coffey, WJ .
URBAN GEOGRAPHY, 2000, 21 (02) :17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