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阶层兴起与农村党建社会基础的变化

被引:3
作者
田先红
机构
[1]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中农阶层; 农村党建; 社会基础;
D O I
10.16072/j.cnki.1243d.2013.04.005
中图分类号
D267.2 [农村、乡镇企业];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党建社会基础发生了多次变化。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党建工作主要倚重贫农阶层,其对党员的考核以政治标准为主。改革开放后,农村党建工作开始越来越多地吸纳农村经济精英,依靠"富农"群体,经济因素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与地位日益凸显。近十多年来,随着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中农阶层,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农村党建社会基础经历从贫农——富农——中农的变化,既应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使命相适应,同时也要和农村在我国现代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担当的功能关联起来。当前农村党建工作应该以社会标准为主,将中农群体更多地吸纳进入党内,以促进和维系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大规模农地流转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分析——基于皖南林村的考察 [J].
王德福 ;
桂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2) :13-22
[3]   富人治村的困境与政治后果 [J].
桂华 .
文化纵横, 2011, (02) :77-81
[4]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 2011, (03) :70-79
[5]  
乡村的前途[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贺雪峰, 2007
[6]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