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被引:143
作者
钟凯 [1 ]
梁鹏 [1 ]
董晓丹 [2 ]
王秀丽 [1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 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商业信用; 影子银行; 二次配置;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2.01.008
中图分类号
F276.3 [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3 ;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是企业充当信用中介,将银行信贷等资金通过商业信用的渠道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会导致资金供给链延长,加剧了供应链系统性风险,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因此,其能否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降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有效减少了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把长期借款资金进行二次配置的行为,而且该抑制作用对于外部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减少上市公司超额银行信贷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内部风险较低、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而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降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同时,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减少了资金供给的中间环节,进而抑制大型企业充当"影子银行"进行资金的二次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8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供应链融资的影响:资金支持还是占用? [J].
孙昌玲 ;
王化成 ;
王芃芃 .
中国软科学, 2021, (06) :120-134
[2]   定向降准、贷款可得性与小微企业商业信用——基于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 [J].
孔东民 ;
李海洋 ;
杨薇 .
金融研究, 2021, (03) :77-94
[3]   金融普惠、家庭贫困及脆弱性 [J].
尹志超 ;
张栋浩 .
经济学(季刊), 2020, 20 (05) :153-172
[4]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
[5]   金融科技、最优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 [J].
盛天翔 ;
范从来 .
金融研究, 2020, (06) :114-132
[6]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7]   普惠金融与创业:“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J].
李建军 ;
李俊成 .
金融研究, 2020, (01) :69-87
[8]   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J].
李春涛 ;
闫续文 ;
宋敏 ;
杨威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1) :81-98
[9]   金融化的逻辑与反思 [J].
张成思 .
经济研究, 2019, 54 (11) :4-20
[10]   中国城际高铁与商业信用供给——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J].
陈胜蓝 ;
刘晓玲 .
金融研究, 2019, (10) :11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