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重点趋向

被引:91
作者
汤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半城镇化农民;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中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可持续生计研究不仅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也对促进居住在城市的大量半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回顾了可持续生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并介绍了现有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然后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归纳了国外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现状,从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政策机构与作用过程、生计策略与生计输出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可持续生计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当前国内外可持续生计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有待完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不足,影响研究结果;静态评估为主,缺乏动态预测;以农村地区点状研究为主,缺少城镇化过程中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以及宏观层面的研究。最后,提出了未来可持续生计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半城镇化农民的可持续生计研究,宏观尺度的可持续生计研究,人文与自然交叉学科的综合集成研究,基于新技术手段的动态研究,以及典型案例区的可持续生计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23 / 8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镇化农民可持续非农生计分析——以晋西北朔州市为例 [J].
安祥生 ;
陈园园 ;
凌日平 .
地理研究, 2014, 33 (11) :2021-2033
[2]   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 [J].
何仁伟 ;
刘邵权 ;
陈国阶 ;
谢芳婷 ;
杨晓佳 ;
梁岚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4) :657-670
[3]   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 [J].
汤青 ;
徐勇 ;
李扬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161-169
[4]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11-1020
[5]   农民工务工目的地分布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J].
高更和 ;
石磊 ;
高歌 .
经济地理, 2012, 32 (05) :127-132
[7]   “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 [J].
陈浩 ;
郭力 .
城市问题, 2012, (02) :71-75
[8]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 [J].
曹广忠 ;
刘涛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631-1643
[9]   新生代农民工转型特征、“半城市化”困境和融入长效机制研究 [J].
周小刚 ;
李丽清 ;
李晓辉 .
农村经济, 2011, (12) :112-116
[10]   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 [J].
吴玉鸣 ;
柏玲 .
地理科学, 2011, 31 (12) :1474-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