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及其特征

被引:49
作者
杨修娜 [1 ]
万海远 [2 ]
李实 [2 ]
机构
[1]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定义述评; 界定标准;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规模和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回顾和评述现有各种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全球所有国家收入中位数的67%~200%作为定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研究发现,近些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逐渐提高,从2002年的10%上升到2016年的28.9%,这主要源于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要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保持中高速增长至关重要,政策的重点是提"低"而不是限"高",同时要防范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跌落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储蓄率偏高,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下限附近分布着规模客观的低收入者,他们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潜在来源,应是政策瞄准的主要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J].
苏海南 .
人事天地, 2016, (12) :9-11
[3]   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基于2006-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 [J].
李培林 ;
朱迪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1) :45-65+203
[4]   极化效应下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发展问题 [J].
王朝明 ;
李梦凡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6) :51-64
[5]   如何定义中国中产阶级:划分中国中产阶级的三个标准 [J].
李春玲 .
学海, 2013, (03) :62-71
[6]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J].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
常兴华 ;
李伟 .
经济学动态, 2012, (05) :12-17
[7]   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 [J].
纪宏 ;
陈云 .
经济学动态, 2009, (06) :11-16
[8]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
张翼 .
社会, 2008, (02) :1-19+220
[9]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 [J].
张翼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2) :117-131+207
[10]   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 [J].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1-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