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粘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效应——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

被引:119
作者
王文甫 [1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动态新凯恩斯主义; 价格粘性; 流动性约束;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0.09.001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726 [物价];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3 ;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世界一些大国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以应对危机,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再次引发关注。基于此,本文选取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季度数据,利用SVAR方法得出中国财政政策宏观效应的经验事实:政府支出增加对总产量、消费产生正效应;税收增加对总产量和消费产生负效应。然而,完全竞争背景下的真实周期模型却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经验事实。于是,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以垄断竞争为经济背景,引入价格粘性、流动性约束、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以及投资调整成本等非完全竞争的因素,构建一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数值模拟发现:流动性约束、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在解释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经验事实中充当重要角色,而仅有价格粘性并不意味着政府支出具有挤入效应特征。这预示着,中国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可能要考虑到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完全竞争因素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5+187 +18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Taylor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实证检验——基于时变隐性通货膨胀目标的新证据 [J].
石柱鲜 ;
孙皓 ;
邓创 .
当代财经, 2009, (12) :43-48
[2]   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与投资专有技术变迁 [J].
陈师 ;
赵磊 .
管理世界, 2009, (04) :5-16+187
[3]   中国宏观财政调控政策提升了社会总体效用吗? [J].
蔡明超 ;
费方域 ;
朱保华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78-85+159
[4]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消费倾斜渠道与资源撤出渠道 [J].
申琳 ;
马丹 .
世界经济, 2007, (11) :73-79
[5]   我国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ootstrap仿真方法的实证检验 [J].
董直庆 ;
滕建洲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1) :13-21
[6]   税收、政府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J].
郭健 .
财经问题研究, 2006, (11) :82-86
[7]   中国经济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 [J].
李春吉 ;
孟晓宏 .
经济研究, 2006, (10) :72-82
[8]   政府购买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 [J].
潘彬 ;
罗新星 ;
徐选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68-76+207
[9]   粘滞价格模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数值模拟——对基本RBC模型的改进 [J].
陈昆亭 ;
龚六堂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8) :106-117
[10]   我国财政支出的消费传导效应分析 [J].
刘宛晨 ;
袁闯 .
消费经济, 2006, (04)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