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自发秩序与乡村治理

被引:43
作者
丁胜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价值共识; 权威结构; 自发秩序;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8.06.017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内容,同时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权力可以建构秩序,但建构型秩序需要大量的资源配置,资源供给不足,可能导致秩序的弱化甚至涣散,"治理有效"呼唤自发秩序的回归。在中国农村,基于村规民约、民族习俗、共同记忆和行为规范基础上的价值共识,是历史长河中乡村保持良好秩序的内生变量;基于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或文化共同体基础上,并经自然选择和村民信任所形成的自然权威,是现实中乡村维护秩序的重要力量;治理有效蕴含的权力让渡并创设环境和提供保障,则是当前乡村形成自发秩序的关键因素。可以说,价值共识、自然权威和权力让渡是乡村治理中的三大组件,也是基层构建活力秩序、合作秩序和有效秩序的关键维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西南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困境——基于独山县基长镇的调研与思考 [J].
王莺桦 ;
吴大华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12) :109-114
[2]   透过软法理论看传统礼法合治思想 [J].
苏洁 ;
武丽佳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2) :155-158
[3]   关于“村官腐败”的制度分析——一个社会自治问题 [J].
周庆智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68 (03) :20-30
[4]   监护型控制逻辑下的有效治理——对近三十年国家社团管理政策演变的考察 [J].
邓正来 ;
丁轶 .
学术界, 2012, (03) :5-26+257
[6]   哈耶克主义与中国语境 [J].
高全喜 .
博览群书, 2008, (02) :17-23
[7]  
回乡记.[M].贺雪峰.东方出版社.2014,
[8]  
社会冲突.[M].(美) 普鲁特 (Pruitt;D.) ; (美) 金盛熙;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9]  
变革时期法律与道德的冲突问题研究.[M].陈秀萍; 编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10]  
华北村治.[M].(美) 李怀印; 著.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