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功能与可达性的空间匹配格局

被引:19
作者
柯新利 [1 ]
李红艳 [1 ]
刘荣霞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 景观游憩; 空间分布; 指标评价法;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特殊分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揭示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给能力与其可达性的空间匹配格局,可以为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合理布局、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以武汉市为例,采用指标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GIS空间分析,建立了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空间格局研究框架,对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应潜力、可达性、及两者空间匹配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功能供应潜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从中心城区边缘向外逐渐降低的格局;(2)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功能可达性呈现"中西部高,边缘低"的分布格局;(3)根据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供应潜力与可达性的空间匹配关系,将武汉市耕地景观游憩服务分为四类:高供应-高可达,高供应-低可达,低供应-高可达,低供应-低可达;这四类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的26.17%、25.24%、17.33%、31.26%。对耕地景观游憩功能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促进耕地利用的多功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51 / 7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苍梧县几种公益林景观价值及游憩功能评估.[D].吴小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S1
[2]  
欠发达地区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评估研究.[D].荣金凤.江西师范大学.2006, 11
[3]   基于E2SFCA的城市旅游景点的潜在空间可达性分析 [J].
张鹏飞 ;
蔡忠亮 ;
张成 ;
任福 .
测绘地理信息, 2015, 40 (01) :76-79
[4]   基于公路交通网的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分析 [J].
王美霞 ;
蒋才芳 ;
王永明 ;
张佑印 .
经济地理, 2014, 34 (06) :187-192
[5]   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J].
杨雪 ;
谈明洪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5) :733-743
[6]   基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耕地优化布局——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J].
柯新利 ;
马才学 .
经济地理, 2013, 33 (11) :136-141+148
[7]   慈溪市匡堰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布评估 [J].
王媛 ;
蒋文伟 ;
陈姝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05) :58-62
[8]   耕地多功能内涵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启示 [J].
宋小青 ;
欧阳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7) :859-868
[9]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与述评 [J].
谭永忠 ;
王庆日 ;
陈佳 ;
牟永铭 ;
张洁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5) :883-892
[10]   湖北省潜江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特征 [J].
许倍慎 ;
周勇 ;
徐理 ;
于雷 ;
吴文斌 .
生态学报, 2011, 31 (24) :7379-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