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a陕北地区耕地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刘文超 [1 ,2 ]
颜长珍 [1 ]
秦元伟 [2 ,3 ]
闫慧敏 [3 ]
刘纪远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农田; 遥感; 耕地变化; 净初级生产力; 陕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陕北地区耕地开垦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等对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农田生产力。论文基于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经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实地验证,生成陕北地区1990、2000和2010年耕地现状以及前后两个10 a耕地动态数据集。利用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结合中分辨率、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估算陕北地区农田净初级生产力,分析耕地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陕北地区耕地面积及其生产力在研究期前10 a小幅增长,后10 a明显减少。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城市化也是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总体而言,20 a来,陕北地区耕地资源总面积净减少42.56%;受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同期农田净初级生产力下降了41.90%。研究对于评估陕北地区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73 / 13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 [J].
闫慧敏 ;
刘纪远 ;
黄河清 ;
董金玮 ;
徐新良 ;
王军邦 .
地理学报, 2012, 67 (05) :579-588
[2]   陕西省耕地生产能力的时空分布 [J].
李建平 ;
上官周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239-246
[3]   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效应与农户响应 [J].
吕昌河 ;
王茜 ;
马俊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0) :28-31
[4]  
基于农户尺度的陕北退耕区粮食安全[J]. 李文卓,谢永生.应用生态学报. 2011(02)
[5]  
Effect of Cropland Occupation and Supplement on Light-temperatur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08[J]. YANG Xiaohuan1,CHENG Chuanzhou1,2,LI Yuejiao1,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2.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0(06)
[6]   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成效的遥感监测 [J].
孙智辉 ;
雷延鹏 ;
卓静 ;
曹雪梅 ;
刘志超 ;
李登科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555-6562
[7]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徐新良 ;
匡文慧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于东升 ;
吴世新 ;
江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11-1420
[8]   近30年来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J].
刘建飞 ;
杨勤科 ;
梁伟 ;
任宗萍 ;
胡志瑞 .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2) :112-116+269
[9]   基于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需求预测与耕地资源配置研究 [J].
马永欢 ;
牛文元 .
中国软科学, 2009, (03) :11-16
[10]   论中国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与茅于轼先生商榷 [J].
唐健 ;
陈志刚 ;
赵小风 ;
黄贤金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