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0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重心迁移研究

被引:12
作者
曹晓仪 [1 ]
林天应 [1 ]
张艳芳 [1 ]
董治宝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重庆市; 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 动态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407 ;
摘要
区域重心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差异的动态演化。本文选取重庆市各区县人口、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数据,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出1999—2010年重庆市人口、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重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分布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重庆市人口、经济分布存在不均衡性,表现为西南—东北差异;2)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迁移最为活跃,GDP、人口重心相对稳定;3)均衡性表现为偏移距离按以下顺序逐步降低:人口重心、第一产业产值重心、GDP重心、第三产业产值重心、第二产业产值重心,且各要素分布逐渐均衡化;4)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重庆市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J].
杨亚丽 ;
张翠菊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05) :102-105
[2]   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与生态压力关系研究 [J].
曹晓仪 ;
林天应 ;
董治宝 ;
刘新颜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 (02) :35-39
[3]   重庆市城市化趋势预测分析 [J].
冯维波 ;
梁振民 ;
刘新智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91-95
[4]   多时相中分辨率卫星影像在2006年川东和重庆旱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J].
易永红 ;
杨大文 ;
刘志雨 ;
王金星 .
水利学报, 2008, (04) :490-499
[5]   重庆市2006年特大旱灾分析与灾后恢复性研究 [J].
高路 ;
陈思 ;
周洪建 ;
罗奎 ;
王静爱 ;
毛佳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1) :21-26
[6]   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J].
陈绍友 .
经济地理, 2006, (05) :861-866+870
[7]   20世纪90年代重庆市流动人口特征及动因分析 [J].
李娟 ;
任国柱 ;
鲁奇 ;
张军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77-84
[8]   重庆市人口分布模型与特征分析 [J].
张洪阳 ;
杨虎 .
人口与经济, 2003, (02) :53-58
[9]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 [J].
徐建华 ;
岳文泽 .
地理科学, 2001, (05) :385-389
[10]   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 [J].
李秀彬 .
地理科学, 1999, (03)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