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瑞克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33
作者
张申
刘喜灿
赵丹鹏
李琳
卜淑芳
机构
[1]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老年神经内科
关键词
尤瑞克林;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安全性;
D O I
10.13699/j.cnki.1001-6821.2016.16.003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与试验组24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第1周每次300 mg qd,第2周每次100 mg 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 PNA qd。2组患者一个周期均为7 d,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22/24例)和70.83%(17/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试验组的VEGF水平分别为(177.98±18.14),(159.78±15.89)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VEGF水平分别为(178.29±18.78),(169.28±17.35)ng·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Hcy分别为(10.06±1.17),(15.89±1.61)μmol·L-1;hs-CRP分别为(12.04±1.35),(13.98±1.78)mmol·L-1;Cys-C分别为(0.56±0.07),(1.03±0.15)mg·L-1;IL-6水平分别为(7.25±3.18),(10.17±1.21)pg·m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胸闷、恶心呕吐、心慌,对照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耳鸣、恶心呕吐、头晕、皮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449 / 14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伴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 [J].
左凤同 ;
刘辉 ;
吴慧君 ;
刘洁琼 ;
苏娜 ;
董爱勤 .
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 (15) :2559-2561
[2]   124例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J].
张丽 ;
李玮桓 ;
赵晓晶 ;
徐应军 ;
王大力 .
山东医药, 2014, (12) :102-103
[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J].
张兰青 ;
郑华如 ;
李大军 ;
耿仁政 ;
秦抗洪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06) :1661-1662
[4]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的应用 [J].
弓付坤 .
兵团医学, 2013, 37 (03) :14-14
[5]   益气活血中药配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J].
王宝君 ;
张庆翔 ;
张蕾 ;
刘剑刚 ;
史大卓 .
中医杂志, 2013, 54 (14) :1225-1229
[6]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S100-β蛋白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评价 [J].
陈景红 ;
李娜 ;
高俊淑 ;
王建华 ;
王天俊 ;
郭振华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04) :903-904
[7]   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 [J].
赵建国 ;
高长玉 ;
顼宝玉 ;
孙怡 ;
韩景献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0) :948-949
[8]   急性脑梗死的欧洲治疗指南 [J].
王桂红 ;
王拥军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 (02)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