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空心化的形成及其治理逻辑——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

被引:20
作者
武小龙
刘祖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结构功能主义; 村社空心化; 村社共同体; 城乡共同体;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4.04.013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乡村社会能否有效运行与村社的内聚程度及其结构功能紧密相关。"村社空心化"即是在村社结构不能有机整合导致对应功能运转不畅所引发的乡村社会整体运转失序的一种状态。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的考察,认为现阶段"村社空心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表现形式:集体层面的"权威空心"、精英层面的"人才空心"、个人层面的"合作空心"。研究认为,"共同体"是应对村社"空心化"困境的一种有效路径,可以通过"村社共同体"的重塑和"城乡共同体"的建构,来消弭"村社空心化"的多重困境,维持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城市包容乡村发展:探寻城乡关系的新思维[J]. 刘祖云,武小龙.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2(04)
[2]   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殊途而同归——基于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 [J].
刘祖云 ;
武小龙 .
行政论坛, 2012, 19 (04) :82-88
[3]   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 [J].
林孟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5) :83-87
[4]   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 [J].
申端锋 .
开放时代, 2010, (06) :5-23
[5]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 [J].
周祝平 .
人口研究, 2008, (02) :45-52
[6]   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 [J].
刘润忠 .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05) :52-56
[7]   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J].
许树辉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1) :11-12
[8]   乡村聚落空废化概念及量化分析模型 [J].
雷振东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21-424
[9]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 [J].
程连生 ;
冯文勇 ;
蒋立宏 .
地理学报, 2001, (04) :437-446
[10]  
单向度的农村[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彭大鹏,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