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初探

被引:8
作者
白晶
延军平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新疆绿洲; 生态与经济; 发展模式;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0.05.021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5 ;
摘要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地处新疆绿洲脆弱的生境中,是亚洲大陆的心脏。它具有成为新疆优良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其成功发展必将推动乌鲁木齐,乃至新疆的经济繁荣。通过实地考察,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到包家槽子村仍处于较贫困状态,农户经济收入主要以粗放型农业为主,直接受益于旅游业的不多,由此提出以绿洲旅游业为互动发展的纽带,建立"亚心"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双赢"模式。认为:"亚心"开展绿洲旅游业要深度开发观光旅游,并辅以民族风情游与农家乐休闲游,延长产业链;在其气候变化暖湿趋势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积极实施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生态草建设),建立绿洲自然保护区等"三重保护";经济建设方面以绿洲生态农业为主,配合农副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多渠道发展经济,对"亚心"今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809 / 8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于琳.西南大学.2006, 12
[2]   新疆城市经济区划分及影响范围 [J].
卢思佳 ;
张小雷 ;
雷军 ;
许科研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2) :300-305
[3]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典型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中的人为影响空间分异研究 [J].
贡璐 ;
张海峰 ;
安尼瓦尔阿木提 ;
韩春鲜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4) :585-591
[4]   干旱区人工绿洲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J].
韩春鲜 ;
马耀峰 ;
熊黑钢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2) :281-288
[5]   近50年来西北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 [J].
姚玉璧 ;
肖国举 ;
王润元 ;
张秀云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2) :159-165
[6]   乌鲁木齐市1955—2007年日照特征变化分析附视频 [J].
王晓梅 ;
田惠平 ;
刘卫平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 (05) :38-40
[7]   中国北方酿酒葡萄气候适宜性区划 [J].
张晓煜 ;
刘静 ;
张亚红 ;
张磊 ;
官景得 .
干旱区地理, 2008, (05) :707-712
[8]   建立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J].
陈学刚 ;
杨兆萍 .
干旱区地理, 2008, (02) :306-311
[9]   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分布与河流、冰川的关系 [J].
熊黑钢 ;
于堃 .
干旱区地理, 2008, (01) :17-22
[10]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陕北米脂县为例 [J].
延军平 ;
张红娟 ;
蒋毓新 .
干旱区研究, 2008, (01)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