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典型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中的人为影响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20
作者
贡璐 [1 ,2 ,3 ]
张海峰 [2 ,3 ]
安尼瓦尔阿木提 [1 ,2 ,3 ]
韩春鲜 [2 ,3 ]
机构
[1] 新疆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人为影响; 空间分异; 塔里木河上游;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4.020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如何量化人为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涉及人为影响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尚不多见。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危机带,对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反响强烈,主要表现在其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随水土资源开发程度而发生的变化。本研究借助于3S技术和地统计学的空间分析方法,较系统分析了1990-2002年塔里木河上游地区阿克苏绿洲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人为影响指数,定量揭示人为开发利用活动的空间变异、强度分布。研究表明,以阿克苏绿洲中心所在的人工绿洲系统为人为影响程度相对高的区域,广大的荒草地、沙地和部分水域为人为影响低的区域。2002年的人为影响特征与1990年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人为影响指数较高的区域面积在不断扩大,这与近年来当地人口数量上升导致的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和通过毁林、毁草来拓垦耕地有直接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福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及其变化的地统计学分析 [J].
陈志强 ;
陈健飞 .
资源科学, 2008, (11) :1700-1705
[2]   内陆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以新疆白杨河流域为例 [J].
尹昌应 ;
罗格平 ;
鲁蕾 ;
史建康 .
干旱区地理, 2008, (01) :67-74
[3]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 [J].
邵景安 ;
李阳兵 ;
魏朝富 ;
谢德体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8) :798-809
[4]   近6年来人类活动对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 [J].
杨白洁 ;
曹明明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317-321
[5]   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分析 [J].
张勃 ;
毛彦成 ;
柳景峰 .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726-730
[6]   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J].
贡璐 ;
王宏卫 ;
鲍平勇 ;
吕光辉 ;
潘晓玲 .
中国沙漠, 2006, (03) :421-425
[7]   西藏生态脆弱区人为作用对生态退化的影响 [J].
徐增让 ;
成升魁 ;
闵庆文 ;
邹秀萍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40-745
[8]   从景观格局分析人为驱动的绿洲时空变化——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 [J].
罗格平 ;
周成虎 ;
陈曦 .
生态学报, 2005, (09) :2197-2205
[9]   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中人类活动作用及其指标选择 [J].
李香云 ;
王立新 ;
章予舒 ;
张红旗 .
地理科学, 2004, (01) :68-75
[10]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 [J].
李秀彬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19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