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的聚落研究——来自经济地理学视角

被引:67
作者
李小建 [1 ,2 ]
胡雪瑶 [1 ]
史焱文 [2 ]
杨慧敏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
关键词
乡村聚落; 乡村振兴; 人地关系; 生产要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论文首先从人地关系视角分析了乡村问题的背景及乡村振兴的内容逻辑,提出乡村衰退是人地关系调整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结果,乡村振兴最终目的就是调整人地关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生产要素价值变化。对乡村振兴地理研究的评述发现,多数关注其战略内容的实施,而对乡村人口重要载体的乡村聚落重视不够。事实上,乡村聚落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密切,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场所,是乡村人地关系调整的核心和关键抓手,在乡村振兴中起关键作用。而已有的乡村聚落地理研究多聚焦空间变化,并且重实证轻机理,尤其是与乡村振兴相关联的聚落演变机理研究尚无成果问世。最后,基于乡村聚落在乡村振兴中关键作用,提出从人地关系协调出发,加强乡村聚落演变理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趋势、乡村聚落专业化转型、乡村聚落整治优化及乡村聚落风貌景观等5个方面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   新型城镇化、居民福祉与国土空间规划应对 [J].
陈明星 ;
周园 ;
汤青 ;
刘晔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06) :1273-1287
[2]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乡村政策演变与乡村地方重组及其不确定性的理论分析 [J].
陈诚 .
地理科学, 2020, 40 (04) :563-571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乡村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演变与启示 [J].
杨忍 ;
陈燕纯 ;
张菁 ;
徐茜 .
地理科学, 2020, 40 (04) :544-555
[4]   韧性理论视角下乡村聚落研究启示 [J].
李红波 .
地理科学, 2020, 40 (04) :556-562
[5]   中国乡村治理的新视域:基于现代性与认同互动的角度 [J].
姚华松 ;
邵小文 .
地理科学, 2020, 40 (04) :581-589
[6]   迈向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研究的关键与趋势 [J].
叶超 ;
于洁 .
地理科学, 2020, 40 (04) :528-534
[7]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 [J].
胡最 ;
邓运员 ;
刘沛林 ;
彭惠军 .
地理学报, 2020, 75 (04) :789-803
[8]  
基于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逻辑与案例[J]. 孙九霞,黄凯洁,王学基.旅游学刊. 2020(03)
[9]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模型及湘西实证 [J].
刘春腊 ;
徐美 ;
刘沛林 ;
曾凡超 .
地理学报, 2020, 75 (02) :382-397
[10]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 [J].
刘彦随 ;
周扬 ;
李玉恒 .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25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