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

被引:133
作者
崔允漷 [1 ]
余文森 [2 ]
郭元祥 [3 ]
刘晓庆 [3 ]
徐斌艳 [1 ,4 ]
陈霜叶 [1 ]
王小明 [1 ]
刘钧燕 [1 ]
杨晓哲 [1 ]
王涛 [1 ]
陈建吉 [5 ]
王少非 [5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4]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5] 浙江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在线教学; 学校教学; 教育技术; 课程设计; 教学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对于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应该认识到信息科技只是推动教学变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在学习、真学习",学习动机是关键,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变为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粘度"。线上和线下教学只是知识呈现的载体不一样,从学生学习的视角说,都需要经历阅读、思考、表达三个基本环节。在线教学要由新技术走向新形态,需要赋予新技术育人功能,聚焦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重建教学价值观、重组教学结构、再造教学程序、重构教学文化,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居家在线学习"引发对非正式学习环境学习的思考,开发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应指向育人目标、发展核心素养,要坚持优先性、全纳性和科学性原则要求。在线教学的课程与教学设计需要观照和回应疫情的多个侧面以及疫情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后疫情时期,当在线教育模式更多融入线下课程、课堂与教学时,新的混合教育制度需要超越技术的视角,重构制度中的规训与监控机制,以更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给学生和学习赋权。未来中小学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新常态,需要关注三个核心要素:数字资源、流程再造、组织管理,同时学校与校外机构都将走向线上与线下融合,两者在建设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将大有合作的空间。期望复学之后的学校教育能够留住"学为中心"的观念,留住"互联网+"的教学方式,留住学生的疫情记忆,让疫情成为学生成长的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4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教学设计原理.[M].(美) 加涅等;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  
教育学.[M].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3]  
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美)布鲁纳(Bruner;J.)著;邵瑞珍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4]   Two instructional aids to optimise processing and learning from instructional explanations [J].
Roelle, Julian ;
Berthold, Kirsten ;
Renkl, Alexander .
INSTRUCTIONAL SCIENCE, 2014, 42 (02) :207-228
[15]   Formal and informal context factors as contributors to student engagement in a guided discovery-based program of game design learning [J].
Reynolds, Rebecca ;
Chiu, Ming Ming .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2013, 38 (04) :429-462
[16]  
Target Article: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Edward L. Deci;Richard M. Ryan.Psychological Inquiry.2000, 4
[1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 FORMAL-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J].
MEYER, JW ;
ROWAN, B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 83 (02) :34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