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结构、政府层级与公司绩效——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

被引:4
作者
万丛颖 [1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政府控制; 政府层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4.05.004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72.5 [经济评价];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本文根据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选取644家主营业务范围和主营产品类型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基于终极产权理论,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政府控制和对不同政府层级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引入政府层级与控制权结构的交互项,分析政府层级对控制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实际控制人手中现金流权和控制权比重均对公司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正向影响,政府控制对公司绩效同时存在正向和负向影响。此外,地方政府控制对公司效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中央政府控制,且对现金流权和控制权比重对公司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这表明中央政府作为产业的统筹规划者,对于公司的效率提升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具体推动者,更多地发挥了"正外部性"作用,而以往研究普遍关注的地方政府"政治锦标赛"所导致的"负外部性"在当前的产业发展初期阶段还并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与成长路径 [J].
刘红玉 ;
彭福扬 ;
吴传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11) :46-49
[2]   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 [J].
陆立军 ;
于斌斌 .
中国软科学, 2012, (05) :28-39
[3]   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J].
程宇 ;
肖文涛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02) :30-35
[4]   政府控制权、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逯东 ;
李玉银 ;
杨丹 ;
杨记军 .
财政研究, 2012, (01) :70-74
[5]   谁更适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研发行为的比较 [J].
肖兴志 ;
王建林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10) :25-31
[6]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 [J].
金太军 ;
袁建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102-118+222
[7]   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J].
朱迎春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1) :20-24
[8]   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基于钢铁行业的实证分析 [J].
王立国 ;
张日旭 .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2) :30-35
[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 [J].
李晓华 ;
吕铁 .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09) :20-26
[10]   制度环境、政府支持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差异分析 [J].
余泳泽 ;
周茂华 .
财经论丛, 2010, (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