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近35年农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66
作者
李春强 [1 ]
李保国 [2 ]
洪克勤 [1 ,2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作物需水量; 作物缺水量; 蒸散; 冬小麦; 玉米;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 [农业气象要素];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计算方法和相关作物系数,利用河北省84个地面气象站的资料,计算了河北省主要作物冬小麦和玉米近35年(1965~1999年)的需水量和缺水量,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北省主要作物冬小麦和玉米的需水量在近35年呈减少趋势,每10年下降量冬小麦全省平均26mm,其中中南部地区28mm,东部地区15mm;夏玉米全省平均9.7mm,其中南部地区9.4mm,中部地区10.2mm;春玉米全省平均9.9mm,其中东部地区8.8mm,北部地区10.5mm。全省和各区域作物需水量变化均通过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不同作物缺水量不同,其中冬小麦最多,全省平均345mm,夏玉米20mm,春玉米29mm;虽然不同作物均表现出缺水增加的趋势,但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Evaporation and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in India under conditions of recent 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 [J].
Chattopadhyay, N ;
Hulme, M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997, 87 (01) :55-73
[2]  
干旱与农业.[M].赵聚宝;李克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   太行山前平原近40年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J].
孙宏勇 ;
刘昌明 ;
王振华 ;
张喜英 ;
董博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6) :18-21
[4]   太行山山前平原区蒸散量和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分析 [J].
李新波 ;
孙宏勇 ;
张喜英 ;
沈彦俊 ;
董宝娣 ;
胡春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26-30
[5]   1956~2000年中国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 [J].
高歌 ;
陈德亮 ;
任国玉 ;
陈峪 ;
廖要明 .
地理研究, 2006, (03) :378-387
[6]   三河市40年来温度和降水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孙宏勇 ;
胡春胜 ;
张喜英 ;
陈素英 ;
裴冬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2) :173-176
[7]   农作物需水量随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J].
马鹏里 ;
杨兴国 ;
陈端生 ;
刘宏谊 ;
杨启国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2) :348-353
[8]   河北省冷暖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J].
刘学锋 ;
阮新 ;
李元华 .
气象科学, 2005, (06) :638-644
[9]   华北主要作物需水量近50年变化趋势及原因 [J].
刘晓英 ;
李玉中 ;
郝卫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0) :155-159
[10]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刘宏谊 ;
马鹏里 ;
杨兴国 ;
杨启国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1)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