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过疏化背景下村落社会原子化及其对策——以日本为例

被引:30
作者
田毅鹏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村落过疏化; 社会原子化; 社会衰败; 社会联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社会原子化的研究多局限于一般性的原理探讨和理论概括,而未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样态下展开具体研究。事实上,社会原子化不仅仅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通过特定的社会样态表现出来的。如果说都市的社会原子化主要是基于社会个体化而衍生出的一种现代社会关系的"畸形化",那么,乡村社会的原子化则从其发端之时起便与乡村社会衰败直接联系在一起。因过疏化村落人口严重外流,使得乡村不存在足以支撑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所必需的人口密度,而直接导致发自政府的公共服务无法下沉,而来自市场的服务也无法在村落中展开,加之老龄化和村落熟人社会的消解,使乡村过疏社会面临空前的危机和困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后单位时期社会的原子化动向及其对基层协商的影响 [J].
田毅鹏 .
南京社会科学, 2015, (06) :62-67
[2]   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J].
田毅鹏 .
社会科学战线, 2014, (06) :8-17
[3]   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 [J].
田毅鹏 ;
吕方 .
天津社会科学 , 2010, (05) :68-73
[4]   转型期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 [J].
田毅鹏 .
社会科学, 2009, (07) :71-75+189
[5]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M].(日) 土居健郎; 著.商务印书馆.2006,
[6]  
日本社会论.[M].(日)鸟越皓之著;王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  
家和同族的历史社会学.[M].(日)藤井胜著;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