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模型的P2P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机理研究

被引:5
作者
魏明侠
赵艳
机构
[1]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P2P网络借贷; 风险; 行为机理; 博弈;
D O I
10.13490/j.cnki.frr.2018.12.006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民间金融需求的旺盛,推动了P2P网络借贷蓬勃发展。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使得P2P网贷具有较高的风险。本文建立了P2P网贷市场上各主要参与主体间的博弈模型,对借款方、贷款方、平台方和监管方两两间进行了博弈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P2P网贷风险行为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借款方进入市场环节,借款人的申请成本和信誉成本是过滤低质量借款人的重要因素;在借贷双方借贷行为发生阶段,利率和手续费影响贷款方的出借意愿,在借款金额和利息的基础上予以一定比例的处罚和信誉损失,会影响借款方违约程度,单笔小额资金有助于缓解借款方的还款压力,提高借款方的还款信心,减少赖账行为,降低风险;监管方严格监管收益和宽松监管收益会影响监管方的监管力度和平台合规经营收益,影响平台规范化经营程度,对平台的惩罚力度和监管方转移收入,会同时影响监管方监管力度和平台规范经营程度。这些结论有望对P2P网贷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研究 [J].
卜亚 ;
姜苏莉 ;
王芳 .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11) :38-50
[2]   基于因子分析的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生成与传导路径研究 [J].
谭中明 ;
师家慧 ;
江红莉 .
金融发展研究, 2017, (11) :34-39
[3]   Fintech发展与“监管沙箱”——基于主要国家的比较分析 [J].
边卫红 ;
单文 .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07) :85-98
[4]   P2P网贷信用风险评测、形成机理与传导——一个文献综述 [J].
谭中明 ;
谢坤 ;
丁国平 .
武汉金融, 2017, (07) :43-47
[5]   P2P网络借贷研究进展及中国问题研究展望 [J].
冯博 ;
叶绮文 ;
陈冬宇 .
管理科学学报, 2017, (04) :113-126
[6]   基于生态圈视角的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形成机制及防范研究 [J].
谭中明 ;
黄丹 .
西南金融, 2016, (09) :44-47
[7]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P2P网络金融监管 [J].
秦军 ;
张悦 .
财会月刊, 2016, (11) :92-95
[8]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机理与风险度量研究——以P2P网贷为例 [J].
王立勇 ;
石颖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2) :103-112+148
[9]   不确定条件下P2P网贷平台运营与政府监管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 [J].
韩景倜 ;
陈群 .
商业研究, 2016, (03) :36-44
[10]   基于博弈理论的P2P借贷信用风险产生机制分析 [J].
牛丰 ;
杨立 .
财务与金融, 2016,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