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商贸主义”下的城市新社会空间生产——对广州非裔经济区的实证

被引:40
作者
李志刚 [1 ]
杜枫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关键词
跨国商贸主义; 广州; 非洲人族裔经济区; 社会空间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文章采用第一手调研资料、通过长期实地调研,揭示"跨国商贸主义"下广州非洲人族裔经济区的生产机制。实证表明,跨国非裔商人的商业迁移链经由非洲到欧洲、北美、中亚、东南亚而后转入中国;随着广州小北、三元里等地非洲人族裔经济区的成熟发展,其生产链逐步成型,主要包括非裔坐贾和非裔行商两大群体;广州非洲人族裔经济区已具有成型的社会网络结构,分为3个圈层:核心层为非裔商人圈、第二层为非裔社团组织圈、第三层为非裔商人与本地中国居民所组成的外圈层。"跨国商贸主义"下新社会空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深度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地方城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广州日本移民的生活活动与生活空间 [J].
刘云刚 ;
谭宇文 ;
周雯婷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173-1186
[2]  
望京:韩国城的融合之路[J]. 李邑兰.中国新闻周刊. 2009(30)
[3]   全球化下“跨国移民社会空间”的地方响应——以广州小北黑人区为例 [J].
李志刚 ;
薛德升 ;
杜枫 ;
朱颖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920-932
[4]   移民社区的多元文化冲突与和谐——北京市望京“韩国城”研究 [J].
马晓燕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5 (04) :118-126
[5]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J].
李志刚 ;
薛德升 ;
Michael Lyons ;
Alison Brown .
地理学报, 2008, (02) :207-218
[6]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李志刚, 2011
[7]  
社会融入[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戴春, 2007
[8]  
唐人街[M]. 商务印书馆 , 鲍霭斌译, 1995
[9]  
The African Trading Community in Guangzhou: An Emerging Bridge for Africa–China Relations *[J] . Adams Bodomo.The China Quarterly . 2010
[10]   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CUBAN ENCLAVE ECONOMY OF MIAMI [J].
PORTES, A .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1987, 30 (04) :34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