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钩趋势演变

被引:93
作者
韩梦瑶 [1 ,2 ,3 ]
刘卫东 [1 ,2 ,3 ]
谢漪甜 [4 ]
姜宛贝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碳排放; 省域差异; 泰尔指数; 脱钩趋势;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106 ;
摘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碳排放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经济增速与碳排放降速的相对关系,而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脱钩是中国碳排放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泰尔指数和Tapio模型,刻画中国各省份2005—2017年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关系,研究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钩指数的演变趋势,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均呈现了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大多呈现了降低趋势;②尽管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逐年缩小,但中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差距、尤其是区域间碳排放差距逐年扩大;③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经历了扩张负脱钩、扩张挂钩到弱脱钩的变化历程,但部分省份的脱钩稳定性相对较低;④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山东等不断趋近强脱钩状态,但少数地区仍在扩张挂钩和扩张负脱钩状态中交替。本文结论有助于辨识中国不同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关系,落实不同碳排放及经济发展水平下可行的低碳发展策略,进而为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10 / 72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31]   基于LMDI的区域产业碳排放脱钩努力研究 [J].
刘博文 ;
张贤 ;
杨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4) :78-86
[32]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变系数面板模型 [J].
韩梦瑶 ;
刘卫东 ;
唐志鹏 ;
夏炎 .
资源科学, 2017, 39 (12) :2420-2429
[33]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与隐含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 [J].
胡剑波 ;
高鹏 ;
张伟 .
管理世界, 2017, (10) :172-173
[34]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对区域差异的作用分析 [J].
颜艳梅 ;
王铮 ;
吴乐英 ;
刘昌新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9) :3436-3444
[35]   中国建筑业CO2排放与产值、能耗的脱钩分析 [J].
胡颖 ;
诸大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8) :50-57
[36]   基于IAMC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J].
柴麒敏 ;
徐华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6) :37-46
[37]   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马晓钰 ;
李强谊 .
工业技术经济, 2014, 33 (10) :114-124
[38]   地区经济增长与碳强度差异的收敛性及其机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周杰琦 ;
汪同三 .
社会科学研究, 2014, (05) :66-73
[39]   辽宁沿海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J].
盖美 ;
曹桂艳 ;
田成诗 ;
柯丽娜 .
资源科学, 2014, 36 (06) :1267-1277
[40]   中国制造行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测度研究 [J].
王欢芳 ;
胡振华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11) :1671-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