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人工智能信任及其构建

被引:13
作者
郭春镇 [1 ,2 ]
黄思晗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2] 厦门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刑事司法; 司法人工智能; 算法厌恶; 感知正义; 司法信任;
D O I
10.15939/j.jujsse.2023.02.fx2
中图分类号
D915.3 [刑事诉讼法];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在刑事司法过程中,人工智能会面临不被信任的现实困境。目前,公众对司法人工智能的质疑主要集中于违背“同案同判”原则的“算法歧视”。然而,“歧视”并非人工智能所特有,它往往从过往决策者(法官)裁判中继承而来。在完成诸多特定任务时,人工智能往往比人类法官表现更优,在决策的准确性、检偏去偏以及不同目标权衡上具有巨大潜力。面对刑事司法中人工智能不被信任的困境时,我们更应关注感知层面的公正匮乏问题。究其根源,导致人们对司法人工智能不信任的因素主要有:司法大数据导致的“不公”易于识别、人工智能缺乏权威合法性和程序中缺乏感知正义。因此,为提升公众对司法人工智能的信任,应坚持具有权威合法性的法官的决策主体地位,同时采用人工智能增强法官能力,提高司法人工智能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4+234 +23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   矫饰的技术:司法说理与判决中的偏见 [J].
李学尧 ;
刘庄 .
中国法律评论, 2022, (02) :91-106
[2]   人工智能参与公共决策对公众信任的影响——一项基于调查实验的实证研究 [J].
冉龙亚 ;
陈涛 ;
孙宁华 .
科学与社会, 2022, 12 (01) :103-121
[3]   量刑自由裁量权的边界:集体经验、个体决策与偏差识别 [J].
吴雨豪 .
法学研究, 2021, 43 (06) :109-129
[5]   司法人工智能融入司法改革的难题与路径 [J].
魏斌 .
现代法学, 2021, 43 (03) :3-23
[6]   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的包容性规制 [J].
李训虎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02) :42-62+205
[7]   人工智能决策可解释性的研究综述 [J].
孔祥维 ;
唐鑫泽 ;
王子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1, (02) :524-536
[8]   反思算法权力 [J].
郭哲 .
法学评论, 2020, 38 (06) :33-41
[9]   如何理解“同案同判”?——误解及其澄清 [J].
雷磊 .
政法论丛, 2020, (05) :28-38
[10]  
司法公开何以促进司法公正[J]. 侯学勇.法律方法.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