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45
作者
甘静 [1 ,2 ]
郭付友 [1 ]
陈才 [1 ]
刘继生 [1 ]
李正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分异; 时空演变; 熵值法; 东北地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5.05.008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四维一体为研究视角,综合构建了东北地区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分4个时期对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与消费是影响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城市化兼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性质;2东北地区城市化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属于粗放式、低效益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3东北地区城市化整体分异与子系统分异特征明显,20002008年阶段综合城市化水平由北向南递增,20082012年阶段则向南递减,与人口城市化具有一致性的变化特征。而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则逐年向南递增;4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东中西分异与沿海内陆分异特征显著,均具有时序性特点。基于研究成果,提出自然条件的基础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部驱动、交通条件的空间导向以及政策和体制的调控约束是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整体机制,而东北地区南北城市化分异程度不断缩小主要由于区域发展阶段演进周期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1990年以来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J].
郭付友 ;
陈才 ;
刘继生 .
人文地理, 2014, 29 (06) :88-94
[2]   1990年以来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特征与动力机制 [J].
郭付友 ;
李诚固 ;
陈才 ;
邹海天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75-81
[3]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J].
姚士谋 ;
张平宇 ;
余成 ;
李广宇 ;
王成新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41-647
[4]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省际格局(英文) [J].
陈明星 ;
黄永斌 ;
唐志鹏 ;
陆大道 ;
刘慧 ;
马丽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1) :33-45
[5]   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演化特征 [J].
王德利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6) :18-23
[6]   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研究 [J].
王亚力 ;
彭保发 ;
熊建新 ;
王青 .
地理科学, 2014, 34 (01) :67-75
[7]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J].
魏冶 ;
修春亮 ;
孙平军 .
地理研究, 2013, 32 (09) :1679-1687
[8]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层级特征研究 [J].
梁振民 ;
陈才 ;
刘继生 ;
梅林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26-934
[9]   东北地区经济空间极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定量研究 [J].
孙平军 ;
修春亮 ;
董超 .
人文地理, 2013, 28 (01) :87-93
[10]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J].
沈清基 .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1)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