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79
作者
魏冶
修春亮
孙平军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动力机制; 面板数据; 时空分析; 多元化动力;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以省区为基本单元,借鉴欧向军等人提出的四维分析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结合面板数据分析、时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加以考察。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市场力、行政力以及内源力作用较强,而外向力作用较弱,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内生性特点。时序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动力机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趋势性,虽然金融危机会对动力组成结构产生一定的扰动,但是在长时间尺度上,内源力作用逐渐上升而行政力作用逐渐下降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而空间分析显示,市场力与内源力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优势地区将继续保持领先,落后地区继续维持落后状态。随着市场力的不断稳固和内源力的持续增长,城镇化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将加剧。增加行政力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城镇化动力的多元化是缓解这一不平衡的重要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679 / 16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 [J].
曹广忠 ;
刘涛 .
中国软科学, 2010, (09) :86-95
[2]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3]   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 [J].
许学强 ;
李郇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13-18
[4]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欧向军 ;
甄峰 ;
秦永东 ;
朱灵子 ;
吴泓 .
地理研究, 2008, (05) :993-1002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陈洋 ;
李郇 ;
许学强 .
地理科学, 2007, (02) :142-148
[6]   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J].
周一星 ;
曹广忠 .
城市规划, 1999, (12) :8-13+60
[7]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
崔功豪 ;
马润潮 .
地理学报, 1999, (02) :12-21
[8]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 [J].
宁越敏 .
地理学报, 1998, (05) :88-95
[9]   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 [J].
辜胜阻 ;
李正友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2) :60-70
[10]   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 [J].
周一星 .
人口与经济, 1982, (01)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