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报酬与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 上海市S社区楼组长群体的个案研究

被引:59
作者
李辉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
关键词
社会报酬; 积极分子; 社区选举; 楼组长;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8.01.002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城市社区选举中为什么会出现积极分子?这个群体有什么结构性的特征他们在社区中的行动逻辑是什么?通过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和文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以楼组长群体为核心的社区积极分子主要追求的是社会报酬,社会报酬的获得程度决定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追求社会报酬的积极分子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17+224 +224-22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当代三大民主理论.[M].郭秋永; 著.新星出版社.2006,
[2]  
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张静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  
多头政体.[M].(美)罗伯特·达尔(RobertA.Dahl)著;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
[4]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M].(英)彼得·伯克(PeterBurke)著;姚明;周玉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  
集体行动的逻辑.[M].[美]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 著;陈郁等 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美)布 劳(Blau;P.M.)著;孙 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
[7]  
现代政治分析.[M].[美]达尔(Dahl;R·A·) 著;王沪宁;陈峰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 [J].
熊易寒 .
社会, 2008, (03) :180-204+226
[9]   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 [J].
杨敏 .
社会, 2005, (05) :78-95
[10]   中国城市社区选举的想象:从功能阐释到过程分析 [J].
刘春荣 .
社会, 2005, (01) :11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