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兼论社会政策研究的理论自觉

被引:7
作者
奂平清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福利社会; 社会治理; 理论自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建设福利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是应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也是促进社会认同、重塑价值共同性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中国的福利社会建设事业中,迫切需要形成福利社会建设的共识,要突出国家和政府在福利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消除福利分割与排斥,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进行福利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福利制度是西方国家危机的根源吗?——兼论中国社会福利研究的理论自觉 [J].
奂平清 .
教学与研究, 2014, (02) :91-98
[3]   中国社会福利的现状与发展取向 [J].
郑功成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3, (02) :2-10
[5]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以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为例 [J].
奂平清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9 (03) :42-48
[6]   从社会成员“无感增长”转向“有感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新命题及其破解 [J].
郑杭生 ;
黄家亮 .
社会科学家, 2012, (01) :7-11
[7]   “十月革命”的重要遗产:世界非殖民化和西方福利国家化 [J].
童小溪 .
思想战线, 2011, 37 (04) :82-86
[8]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 [J].
景天魁 ;
毕天云 .
人民论坛, 2009, (20) :46-48
[9]   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新阶段 [J].
景天魁 ;
毕天云 .
理论前沿, 2009, (11) :5-9
[10]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因素”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J].
姜素勤 .
科学社会主义, 2009, (02)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