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成员“无感增长”转向“有感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新命题及其破解

被引:15
作者
郑杭生 [1 ]
黄家亮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
关键词
无感增长; 有感发展; 新型现代性; 社会管理科学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从社会成员的"无感增长"到"有感发展"是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一个新命题。要破解这一命题,必须在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推进从发展理念到具体体制机制在内的全方位创新。文章提出,从理念上看,要摒弃旧式现代性及其相对应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从管理体制上看,要将治标管理与治本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以形成更好的社会资源配置体制;从机制上看,要构建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机制、创新政绩考核机制、民生资源整合机制和民生事业的社会参与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3]   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 [J].
郑杭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2) :10-19+204
[4]   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两种类型的社会学——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全球之旅 [J].
郑杭生 ;
杨敏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8-20+38
[5]  
马凯:中国不要“没有发展的增长”[J]. 企业管理. 2004(01)
[6]  
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N]. 人民日报. 2011 (014)
[7]  
中国奇迹[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姚洋主编, 2006
[8]  
发展的幻象[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许宝强,汪晖选编, 2001
[9]  
全国总工会最新调查: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连降22年. 李强. 解放日报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