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

被引:23
作者
梅炳银 [1 ]
舒志刚 [1 ]
张阳 [1 ]
刘卫华 [2 ]
机构
[1] 湖北鄂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 鄂州市古楼街道飞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血小板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9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A组,n=35)、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B组,n=33)和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C组,n=24)三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D组,n=40)。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等血小板参数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分析各血小板参数同NIHS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血小板参数对比结果显示,四组患者在PCT、PLT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及PDW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则显示D组0.05);Fbg检测结果则显示D组0.05),与PDW和MPV呈正相关(r=0.765,0.883,P均<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观测价值,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J].
郭运芬 .
山西医药杂志, 2015, 44 (03) :257-259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hs-CRP、Hcy及血小板的应用价值 [J].
陈峻 ;
张惜 ;
陈翠英 ;
王银 ;
崔天盆 .
血栓与止血学, 2013, 19 (01) :17-18
[3]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蒋翡翎 ;
邓碧兰 ;
韩永 .
山东医药, 2010, 50 (20) :58-59
[4]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多中心测评研究——附537例缺血中风多中心多时点临床测评研究 [J].
蔡业峰 ;
贾真 ;
张新春 ;
招远祺 ;
王立新 ;
郭建文 ;
欧爱华 ;
梁伟雄 ;
裴建 ;
黄燕 ;
黄培新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7) :494-498
[5]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饶明俐主编,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