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

被引:47
作者
刘志阳 [1 ]
黄可鸿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梯若尔; 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 P2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1201 ;
摘要
梯若尔因对市场势力及经济规制的分析荣获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其有关金融规制的基础研究却远未引起学术界和金融界的足够重视。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制缺失带来的潜在金融系统风险日益突出,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文章在分析以P2P网络信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应坚持适度监管、分类监管、依法监管和负面清单管理等基本准则;(2)在国安委框架下建立金融系统风险理事会,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管理,由其统一履行宏观金融监管职责和制定金融冲击对策;(3)在已有"一行三会"的监管框架下,分类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微观审慎监管;(4)积极运用风险隔离政策等措施防范可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J].
周小川 .
金融研究, 2011, (01) :1-14
[22]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 [J].
巴曙松 ;
王璟怡 ;
杜婧 .
国际金融研究, 2010, (05) :83-89
[23]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 [J].
易宪容 .
江海学刊, 2009, (03) :70-7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