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格利益和无形财产利益的权利构造——以法人人格权为研究对象

被引:28
作者
吴汉东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格利益; 无形财产; 企业法人; 人格财产; 法人人格权; 人格权商品化; 权利构造;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2.01.015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一、人格与人格权的逻辑联系:有"法律人格"之法人有无人格权传统人格权的概念、定义及制度设计,是以自然人为基点而展开的。在中国民法典编纂活动中以及当下人格权法酝酿之时,法人是否享有人格权,法人享有哪些人格利益,法人人格权采取何种立法模式,均是存有争议的问题。对于法人人格权问题的探讨,须从"法人格"着手,即是将作为主体资格的人格与作为精神利益的人格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日本人格权论的展开与最近的立法提案 [J].
加藤雅信 ;
杨东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1) :119-134
[2]   论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 [J].
易继明 ;
周琼 .
法学研究, 2008, (01) :3-16
[3]   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 [J].
王利明 .
法商研究, 2006, (05) :16-28
[4]   论作为私法上权利的人格权 [J].
马俊驹 .
法学, 2005, (12) :44-55
[5]   论财产权体系——兼论民法典中的“财产权总则” [J].
吴汉东 .
中国法学, 2005, (02) :73-83
[6]   人格权法的内部体系 [J].
张新宝 .
法学论坛, 2003, (06) :104-107
[7]   法人人格权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J].
薛军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1) :50-55
[8]   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 [J].
吴汉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22-133+206
[9]   无形财产的理论和立法问题 [J].
马俊驹 ;
梅夏英 .
中国法学, 2001, (02) :103-112
[10]   商事人格权刍议 [J].
程合红 .
中国法学, 2000, (05) :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