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优先原则的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以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4
作者
白钰
魏建兵
李一静
马振邦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环境优先; 协调度; 城市群; 大珠江三角洲;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8.0151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以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利用基于环境资源保护优先原则的协调度评价方法,对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进的协调度评价方法更加简捷,可操作性强,且便于理解,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揭示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真实状态和差异性;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协调度呈"汉堡包"式的空间分布特征,由外及内在产业功能上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在资源利用上是供给与占用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决策部门协调区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75 / 6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J].
王长征 ;
刘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3) :34-38
[12]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曾辉 ;
夏洁 ;
张磊 .
地理科学, 2003, (04) :484-492
[13]   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以民勤地区为例 [J].
李佳 ;
吴军年 ;
杜哲 .
中国沙漠, 2007, (01) :117-122
[14]   珠江三角洲的人口时空变化及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J].
吴荣生 ;
管东生 .
生态学杂志, 2006, (12) :1586-1590
[15]   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J].
王辉 ;
姜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5) :115-119
[16]   深圳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分析 [J].
杨春妍 ;
曾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84-89
[17]   经济发达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分析——以广州市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关系为例 [J].
李春生 ;
王翊 ;
庄大昌 ;
穆桂松 .
系统工程, 2006, (03) :63-66
[18]   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系统安全评价 [J].
韩传峰 ;
刘惠敏 ;
陈建业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5) :53-58
[19]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J].
熊鹰 ;
曾光明 ;
董力三 ;
焦胜 ;
陈桂秋 .
地理学报, 2007, (04) :397-406
[20]  
表征苏南城镇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J]. 杜云雁,吴跃明,张翼.  上海环境科学. 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