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场域下村集体经济组织运作模式及其内在逻辑——基于西南地区贫困村的个案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丹
刘津秀
机构
[1] 四川大学
关键词
产业扶贫; 村集体经济组织; 精英俘获; 项目;
D O I
10.19833/j.cnki.jyu.2020.02.01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场域作为扶贫资源项目运作的承接场所,其地缘、血缘、业缘特征形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活动的特定空间。本文从制度理论视角,以西南地区代表性贫困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探讨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结构要素及其运作机制。研究发现,在产业扶贫场域下,贫困村在制度要素的合法性、组织存续的逻辑性以及社会交换网络的密集性三重规制下建成了"村委/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贫困户+农户"形式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制特征与礼俗特征决定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作机制:体制精英在识别政策目标后,遵照制度性合法性标准整合社会资本,对正式关系、非正式关系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架构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动俘获产业扶贫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减贫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价值思考 [J].
王娜 ;
胡联 .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10) :67-72
[2]   农村集体经济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J].
谭秋成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5 (03) :94-103
[3]   谁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 [J].
贺雪峰 .
探索与争鸣, 2017, (12) :71-76
[4]   积极的惰性——基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运作机制分析 [J].
刘军强 ;
鲁宇 ;
李振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5) :140-165+245
[5]   干部下乡、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于“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案例分析 [J].
蒋永甫 ;
莫荣妹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5) :162-168
[6]   产业扶贫项目的运作机制与地方政府的角色 [J].
梁晨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5) :7-15
[8]   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5, (02) :82-102+5
[9]   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论析 [J].
全承相 ;
贺丽君 ;
全永海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 31 (01)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