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能提高地区经济效率吗?——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48
作者
于斌斌 [1 ,2 ]
杨宏翔 [3 ]
金刚 [1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效率; 威廉姆森假说; 开放性假说; 外部性; 集聚效应; 拥塞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采用SFA模型对中国城市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空间计量技术引入地理距离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制造业集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尚未产生拥塞效应;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N"型过程,从而修正了威廉姆森假说,同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支持开放性假说。从区域层面看,制造业集聚对中、西部城市的经济效率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和拥塞效应,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对中、西部城市的经济效率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外部性效应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中国城市的经济效率都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而Jacobs外部性仅对东部城市的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J].
王晶晶 ;
黄繁华 ;
于诚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3) :48-58
[2]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共生演化的机制与路径——基于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的视角 [J].
于斌斌 ;
胡汉辉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3) :58-68
[3]   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式选择的空间溢出效应 [J].
于斌斌 ;
金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2) :31-44
[5]   地理与服务业——内需是否会使城市体系分散化? [J].
陆铭 ;
向宽虎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3) :1079-1096
[6]   空间集聚是否总能促进经济增长:不同假定条件下的思考 [J].
孙浦阳 ;
武力超 ;
张伯伟 .
世界经济, 2011, 34 (10) :3-20
[7]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8]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J].
范剑勇 .
经济研究, 2006, (11) :72-81
[9]  
Estimation of spatial autoregressive panel data models with fixed effects[J] . Lung-fei Lee,Jihai Yu.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2009 (2)
[10]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vidence Using a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J] . Manfred M. Fischer,Thomas Scherngell,Martin Reismann.Geographical Analysis . 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