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税费时代的村庄公共权威:路向与选择

被引:6
作者
田先红
刘丽芬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后税费时代; 村庄公共权威; 契约关联; 路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文章在对农村进行实证调查基础上,以中国现代化作为大背景,采用国家——社会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沿着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村庄公共权威演变轨迹。本文认为,前税费改革时期村庄公共权威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传统型权威主导时期、现代行政型权威兴起及扩张时期和行政型权威固化时期三个阶段。后税费时代的村庄公共权威将朝着去政治化和去行政化方向发展。重构村庄公共权威,需要切实推进村民自治建设,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加大对乡村的财力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构建和谐社会的转移支付制度——日本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J].
刘晓凤 ;
莫连光 .
财贸研究, 2006, (05) :66-72
[2]   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 [J].
吴思红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4) :65-73
[3]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与类型 [J].
贺雪峰 ;
董磊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3) :42-50+15
[4]   中国农民负担有多重——农民负担数量及减负办法研究 [J].
胡书东 .
社会科学战线, 2003, (01) :86-92
[5]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J].
贺雪峰 ;
仝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124-134+207
[6]   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 [J].
金太军 ;
王运生 .
文史哲, 2002, (02) :151-156
[7]   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 [J].
秦晖 .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002, (03) :6-7
[8]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 [J].
陈劲松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9, (03) :92-97+129
[9]   “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 [J].
党国印 .
战略与管理, 1999, (01) :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