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126
作者
喻忠磊 [1 ]
张文新 [1 ]
梁进社 [1 ]
庄立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空间开发; 建设用地; 适宜性; 评价;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包括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两个方面。本文首先探讨二者的概念与内涵,然后从评价目标与视角、评价尺度与单元等多个角度梳理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案例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指标体系早期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主,但目前涉及要素日益多元化,涵盖地质地貌、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及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今后应借鉴地理学、社会学、空间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响应"多规融合"的实践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107 / 112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96 条
[41]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J].
薛继斌 ;
徐保根 ;
李湛 ;
赵建强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9) :16-21
[42]   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济宁市大运河生态经济区为例 [J].
何丹 ;
金凤君 ;
周璟 .
地理研究, 2011, 30 (04) :655-666
[43]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生态可占用性分析——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 [J].
李平星 ;
陈东 ;
樊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227-236
[44]   基于生态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姜广辉 ;
关小克 ;
郭力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290-296
[45]   市域开发空间区划方法与应用——以南京市为例 [J].
祁豫玮 ;
顾朝林 .
地理研究, 2010, 29 (11) :2035-2044
[46]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县域建设功能空间分区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J].
王琳 ;
朱天明 ;
杨桂山 ;
苏伟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7) :725-731
[47]   基于景观生态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丹东市为例 [J].
李猷 ;
王仰麟 ;
彭建 ;
常青 ;
宋治清 ;
刘小茜 .
生态学报, 2010, 30 (08) :2141-2150
[48]   基于供给约束与需求的土地开发适宜性空间分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韩书成 ;
濮励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3) :262-267
[49]   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J].
何英彬 ;
陈佑启 ;
杨鹏 ;
吴文斌 ;
姚艳敏 ;
李志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6) :898-904
[50]   无锡都市区制造业的区位决策影响与适宜性分区 [J].
陈雯 ;
孙伟 ;
禚振坤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6) :92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