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禀赋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研究

被引:14
作者
仲伟周
王军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能源; 能源禀赋; 能源消费强度;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09.03.003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一个纳入能源要素的C-D生产函数入手,运用数理方法分析了能源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对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提出了能源禀赋越丰裕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越高、技术进步会降低能耗水平、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越高的地区能耗水平越高等基本命题。利用1995~2006年我国各地区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OLS和GMM模型分别检验了能源生产强度、燃料动力指数、科技支出、外商直接投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对我国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这些基本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刘畅 ;
崔艳红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4) :34-43
[2]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 [J].
史丹 ;
吴利学 ;
傅晓霞 ;
吴滨 .
管理世界, 2008, (02) :35-43
[3]   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J].
魏楚 ;
沈满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110-121
[4]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J].
齐绍洲 ;
罗威 .
经济研究, 2007, (07) :74-81
[5]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 [J].
张贤 ;
周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1) :101-108
[6]   产业创新影响能耗强度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J].
张颂心 ;
龚建立 ;
王飞绒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06) :28-29
[7]   地方政府行为偏差:我国能耗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J].
杨晓萍 .
学术交流, 2006, (11) :114-116
[8]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9]   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高振宇 ;
王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46-57
[10]   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区域特征分析 [J].
邹艳芬 ;
陆宇海 .
统计研究, 2005, (10)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