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背后的体制溯源——以文化惠民工程为中心的调查

被引:58
作者
傅才武
刘倩
机构
[1]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惠民工程; 供需失衡; 文化体制; 供给侧改革;
D O I
10.19836/j.cnki.37-1100/c.2020.01.006
中图分类号
G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所导致的公共投入绩效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痼疾。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在全国21省282个行政村对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的调查发现,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在促进农村文化普及和居民基本文化权利保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缓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差别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随着社会的高级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显现出明显的供给低效和供需错位,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一种政策模式出现了体制改革的结构性滞后。究其根源,以文化动员为基础的文化行业体制凭借其单向性和格式化的安排,实行标准化配置供给的模式,业已不适应由数字信息技术培育起来的个性化、多样化、分散化的居民文化需求。根据斯科特关于导致国家项目失败的四要素理论来看,文化惠民工程是政府主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极端简单化设计",作为文化行业体制的功能结构,在计划体制时期还能够借助于权威政府的科层结构和强力行政安排发挥其基层文化动员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不断赋予居民的消费选择权,国家主导的格式化供给模式会导致结构性失效,当前文化惠民工程进入到全面改革的关口。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转型:从“城市文化下乡”到“乡村文化振兴” [J].
罗哲 ;
唐迩丹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6 (05) :129-135
[2]   寻找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线索 [J].
周雪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1) :90-100
[3]   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 [J].
贺雪峰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5) :1-7
[4]   “双失灵”背景下建设新型文化共享空间的理论与实践——以湖北乡镇“点播影院”试点为中心的考察 [J].
傅才武 ;
侯雪言 ;
申念衢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8) :56-63
[5]   以合作理念提升村庄公共品供给效率 [J].
陈聪 ;
庄晋财 ;
尹金承 .
财政研究, 2018, (02) :88-94
[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选择与绩效提升——基于5省93个样本村调查的实证分析 [J].
李燕凌 .
管理世界, 2016, (11) :81-95
[8]   论乡镇图书馆的转型——突破总分馆模式的发展瓶颈 [J].
柯平 ;
邹金汇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6, (07) :5-12
[9]   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送电影下乡为例 [J].
任和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3) :64-70+96
[10]   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5, (02) :8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