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

被引:114
作者
贺雪峰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二元结构; 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基本保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在当前中国基本制度设置中,一方面农民既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也可以选择进城安居生活;另一方面国家为农民保留了返乡退路,以备进城失败的农民可以退回农村。正是因为进城失败有退路,农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城,国家也不担心因为经济周期造成进城农民失业所引发的社会政治不稳定,中国因此有了城乡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035年之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要为占农民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保底,要解决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回应他们的诉求。要防止当前学界、政策部门和地方政府实践中已经普遍蔓延开来的激进的乡村振兴解读,倡导积极稳健的乡村振兴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乡村振兴 [J].
韩长赋 .
农村工作通讯, 2018, (07) :5-7
[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含义、实施策略和预期变化 [J].
李周 .
求索, 2018, (02) :44-50
[3]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 [J].
叶兴庆 .
改革, 2018, (01) :65-73
[4]   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 [J].
夏柱智 ;
贺雪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2) :117-137+207
[5]   论中国式城市化与现代化道路 [J].
贺雪峰 .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01) :2-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