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160
作者
王毅 [1 ]
丁正山 [1 ]
余茂军 [1 ]
尚正永 [2 ]
宋晓雨 [1 ]
常夏洁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耦合模型; 现代服务业; 城市化; 协调; 常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1204 ;
摘要
在分析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以常熟市为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同的互动关系,对一般综合性城市而言,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2003-2012年常熟市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在十年间变化极小,基本保持在0.49左右;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实现了从2003-2008年失调阶段向2009-2012年协调阶段的转变。但总体上,两系统耦合协调等级较低,到2012年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的类型也长期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1]  
昆山外向型城市化及其动力分析[D]. 赵玉碧.南京师范大学 2013
[12]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D]. 崔璐.辽宁师范大学 2012
[13]  
吉林省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 罗艳芬.吉林大学 2007
[14]  
城市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吴志强, 2010
[15]  
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 商务印书馆 , 陆大道等, 2007
[16]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
[17]  
Bombay in a global economy[J] . Nigel Harris.Cities . 1995 (3)
[18]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1920-1970[J] . Joachim Singelman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8 (5)
[19]  
The Penguin Directionary of Physics. Vefie L. ForeignLanguage Press . 1996
[20]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J].
于涛 ;
张京祥 ;
罗小龙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1) :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