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半干旱区流沙固定初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湿度特征
被引:15
作者:
何志斌
赵文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3] 兰州
来源: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固沙植被;
土壤湿度;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4.045
中图分类号:
S152.7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科尔沁沙地奈曼生态网络研究站1983~1990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植被土壤湿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受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建立对沙地土壤湿度影响是显著的,与流动沙丘(多年平均土壤含水量3.56%,变异系数为0.074)相比,生长在沙丘顶和丘间低地的乔木树种小叶杨和樟子松,10~15年后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73%和3.08%,但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127和0.347,下降最明显的是生长在沙丘顶部的灌木、半灌木,如小叶锦鸡儿和差巴嘎蒿+樟子松等植被区,平均土壤含水量均低于2.5%,变异系数分别为0.179和0.262。半干旱土壤湿度除了受植被影响外,降水也是主要控制因子。欠水年,土壤旱化现象严重,在固沙植被区,特别是沙丘顶部会出现暂时性土壤干层,并且不同类型植被区土壤湿度差异显著;丰水年,土壤水分好转,干层消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