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建立模式的探讨

被引:15
作者
李进,刘志民,李胜功,赵文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建立,模式;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4.0007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的降水特性、沙地的水分状况、人工乔木、灌木、半灌木植被在沙地上的兴衰变化以及各人工植被类型的功能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该地区人工植被建立的模式.该模式包括人工植被的组成成分、结构、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配置形式及不同类型人工植被的建立顺序.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差不嘎蒿的分布及其在天然植被演替中的地位 [J].
李进 .
中国沙漠, 1991, (02) :58-63
[2]   差不嘎蒿特性的初步研究 [J].
李进 ;
张秀伏 .
中国沙漠, 1991, (01) :53-61
[3]   京通铁路两侧防护体系的建立及其生态效益的研究——以奈曼地段为例 [J].
王康富 ;
蒋瑾 ;
张维静 .
中国沙漠, 1989, (03) :4-15
[4]   辽宁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水分动态的研究 [J].
焦树仁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7, (04) :296-307
[5]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沙漠化及其整治问题——以哲里木盟奈曼旗为例 [J].
王康富 ;
蒋瑾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7, (03) :6-11
[6]   辽宁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与营养元素分布的初步研究 [J].
焦树仁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5, (04) :257-265
[7]  
内蒙古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 1985
[8]  
治沙造林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治沙造林学编委会 编, 1984
[9]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流沙治理研究[M].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沙漠科学研究站编著, 1980
[10]  
樟子松[M]. 农业出版社 , 赵兴梁,李万英编著,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