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相互作用视角的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以武汉城市群为例

被引:39
作者
万庆
曾菊新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偏离—份额模型; 产业结构优化; 城市群;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7.014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考虑到空间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相结合,构建城市群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框架,并对武汉城市群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定量诊断。研究发现:2000—2010年,除武汉、黄石、鄂州3市具有产业结构效应外,武汉城市群其余6个城市均未形成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城市尚不能充分利用其他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未形成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大部分城市还未能从群域产业重组和专业化分工中获取足够多的效益,部分城市尚未形成空间区位效应;相对于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和空间区位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更具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比较 [J].
何天祥 ;
朱翔 ;
王月红 .
经济地理, 2012, 32 (05) :54-58
[3]   基于引力模型与0-1规划模型的省域经济区划——以江苏省为例 [J].
段七零 ;
毛建明 .
经济地理, 2011, 31 (08) :1239-1245
[4]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 [J].
伏兴 ;
栾贵勤 .
开放导报, 2011, (02) :97-100
[5]   基于集聚视角的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J].
陈汉林 ;
韩梅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3 (03) :10-14
[6]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J].
董青 ;
刘海珍 ;
刘加珍 ;
李玉江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926-932
[7]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哈尔滨都市圈产业结构诊断 [J].
李鹏 ;
佟光霁 .
经济论坛, 2009, (24) :59-61
[9]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J].
傅莹 ;
卫平 .
工业技术经济, 2009, 28 (04) :2-6
[10]   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J].
吴继英 ;
赵喜仓 .
统计研究, 2009, 26 (04)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