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径分析的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9
作者
宋长鸣
李崇光
向玉林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产业结构; 能源效率;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10.019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1995-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有关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因素、能源效率和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五大因素除直接影响能源消费外,还通过其它因素间接地影响最终能源消费量;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仅直接消耗能源,其它因素也主要通过这两项因素间接地影响最终能源消费量,而且人口因素的作用要大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仅直接降低最终的能源消费量,其它因素也主要通过这两项因素间接地降低最终的能源消费量,其中能源效率的提高比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更能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费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
[12]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J].
李廉水 ;
周勇 .
管理世界, 2006, (10) :82-89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晓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2) :38-41
[14]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焦建玲 ;
范英 ;
张九天 .
系统工程, 2004, (12) :17-21
[15]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范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1) :1-6+52
[16]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