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7
作者
申更强 [1 ,2 ]
查轩 [1 ,2 ]
机构
[1]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人粮关系; 土地资源; 承载力;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的承载能力和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人粮关系角度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运用土地资源承载力(LCC)模型,以我国农业和人口大省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并以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为指标,以县级行政地区为单元划分了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等级。结果表明,河北省68.71%的县域为粮食盈余区,17.01%的县域为人粮平衡区,其余14.28%的县域为粮食超载区。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县域单元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提高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51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江苏土地综合承载能力空间分异研究 [J].
韩书成 ;
濮励杰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5) :146-150
[2]   中国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从分县到全国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张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865-875
[3]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产力与人口承载量──以向家坝库区为例 [J].
熊利亚 ;
夏朝宗 ;
刘喜云 ;
常斌 .
地理研究, 2004, (01) :10-18+139
[4]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及提高途径探讨 [J].
孟庆香 ;
常庆瑞 ;
张俊华 ;
陈涛 ;
熊广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1) :108-111
[5]   21世纪前期中国粮食发展分析 [J].
梅方权 .
中国软科学, 1995, (11) :98-101
[6]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J].
封志明 .
中国土地科学, 1994, (03) :1-9
[7]  
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M]. 农业出版社 , 卢良恕, 1993
[8]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编, 1991
[9]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s: Why cities cannot be sustainable—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J] . William Ree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 199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