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是否降低了中国要素错配水平?

被引:117
作者
张永恒 [1 ]
王家庭 [2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
[2]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本错配; 劳动错配; 配置效率; 广义矩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渗透性、替代性和协同性,降低要素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提升配置效率,但该效应受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基于中国2013-2018年省级层面的数据,测算各地要素错配指数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要素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要素错配,且地区间有较大差异;资本和劳动错配都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数字经济发展能明显改善资本错配水平,但对劳动错配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更换指标和逐步回归均验证了该结果的稳健性。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的作用,必须重视以人为主体的万物互联,各级政府要从"点、线、面"三个维度高效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建设,进而降低要素错配水平,提升要素使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福利——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 [J].
鲁元平 ;
王军鹏 .
经济学动态, 2020, (02) :59-73
[2]   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兼论对家庭分工模式的影响 [J].
张景娜 ;
朱俊丰 .
财经科学, 2020, (01) :93-105
[3]   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空间有多大?——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估计 [J].
尹恒 ;
李世刚 .
管理世界, 2019, 35 (12) :28-44+214
[4]   数字化资本回报率的测度方法及应用 [J].
王春云 ;
王亚菲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12) :123-144
[5]   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研发与全要素生产率 [J].
陈维涛 ;
韩峰 ;
张国峰 .
南开经济研究, 2019, (05) :41-59
[6]   互联网是否改善了中国的资源错配——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与门槛模型的检验 [J].
韩长根 ;
张力 .
经济问题探索, 2019, (12) :43-55
[7]   要素错配U型趋势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J].
杨志才 ;
柏培文 .
中国经济问题, 2019, (05) :62-75
[8]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 [J].
黄群慧 ;
余泳泽 ;
张松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8) :5-23
[9]   工业智能化如何重塑劳动力就业结构 [J].
孙早 ;
侯玉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5) :61-79
[10]   中国二元经济的要素错配与收入分配格局 [J].
柏培文 ;
杨志才 .
经济学(季刊), 2019, 18 (02) :63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