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被引:378
作者
刘彦随 [1 ,2 ]
周扬 [1 ,2 ]
刘继来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村贫困化; 地域分异特征; 孤岛效应; 精准扶贫; 减贫战略; 中国;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3.00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中国仍有7 017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文章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规律,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逐渐加大,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我国中西部深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集聚,具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片)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胡焕庸线"西北部、东南部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占16.4%、83.6%;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及前期扶贫开发政策精准性不够等,是中国农村持续贫困的主要症结。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亟需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贫困地区时空格局与差别化脱贫政策研究 [J].
周侃 ;
王传胜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1) :101-111
[2]   中国地级市尺度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分异规律(英文) [J].
刘彦随 ;
陈聪 ;
李裕瑞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 25 (09) :1075-1088
[4]   农村贫困人口的聚类与减贫对策分析 [J].
王瑜 ;
汪三贵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2) :98-109
[5]   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 [J].
陈飞 ;
卢建词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01-114
[6]   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贫困测度及其致贫原因分析——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地区为例 [J].
王金营 ;
李竞博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4) :2-13+126
[7]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J].
樊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2) :193-206
[8]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时空演化——基于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J].
向玲凛 ;
邓翔 ;
瞿小松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2) :124-129
[9]   浅析中国水资源短缺与贫困关系 [J].
张春玲 ;
付意成 ;
臧文斌 ;
王轩 ;
郑琦 ;
孙福强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3, (01) :1-4
[10]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11-1020